咨詢策劃 ›
作者:
發布:2022-01-09 17:09:38
閱讀:87
我國高新區的發展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至今也有30多年,大體也可分為三個階段,即醞釀成立期(1980-1990年)、創建成長期(1991-2008年)、二次擴張期(2009-2015年)。1997年國務院批準建設了我國第一個農高區“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2016年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正式成立。經過20年探索,我國農高區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示范區,簡稱農高區,借鑒高新區發展模式,以農業高新技術為導向,圍繞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農業高新技術領域所創建的產業開發區或產業示范區。
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整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中所占比例極低,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與農業的基礎地位極不相稱。在經濟新時期,為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推進“四化同步”發展,定位于依托科技發展產業,解決三農問題,加快農高區建設已成各界共識。
農業高新技術是以農業科學的最新成就為基礎,處于當代農業科學前沿的、建立在綜合科學研究基礎之上的技術。它之所以被稱為高新技術,不僅是因為農業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過程中需要高度密集的知識和資本投入,而且是因為農業高新技術具有產業化后潛在的高收益。對于一個國家來說,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從根本上有利于提高農業經濟的國際競爭力,推動農業生產可能性邊界外移,實現我國農業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
創建國家農高區,是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農業現代化和推動同步小康新引擎的戰略舉措;是培育和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創新高地,加快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必然選擇;是系統解決區域農業共性關鍵技術,推動區域創新發展的重要杠桿;是加快形成科技創新引領、產城鎮村融合、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的重要途徑。
《報告》圍繞我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示范區(農高區)的概念、內涵、發展概況、規劃建設思路、主導產業選擇及發展趨勢展開探討敘述。并引述國內多位專家關于農高區建設發展的觀點,對農高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指導意見。最后選取國內外農業高新技術園區發展的經典案例進行分析,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農高區今后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出版時間:2018年4月
作者: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